以太网交换机广泛应用在我们生活中,但是可能我们注意到它就比较少了。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吧!
含义
以太网交换机是基于以太网传输数据的交换机,以太网采用共享总线型传输媒体方式的局域网。以太网交换机的结构是每个端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。TINCAM天博以太网交换机所有端口支持 IEEE 802.3x 半双工流量控制和全双工回压模式。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端口,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一般,可进行无冲突地传输数据。
作用
以太网交换机价格相对比较便宜而且它应用领域非常广泛,在大大小小的局域网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踪影。常规的以太网交换机有几个到几十个端口。此外,它的端口速率可以不同,工作方式也可以不同,如可以提供10M、100M、1000M带宽;155M(百兆)、1.25G(千兆)2.5G、10G、40G、100G光口,以太网交换机提供半双工、全双工、自适应的工作方式等。
特点
◆所有端口支持 IEEE 802.3x 半双工流量控制和全双工回压模式
◆无阻塞交换架构,全线速转发和最大吞吐量过滤数据包
◆所有端口支持半/全双工模式自适应;
◆自动调整传输方式和传输速率;
转发方式
以太网交换机的转发方式有一下三种方式:直通转发、存储转发、无碎片转发
直通式交换,就是交换机在收到帧后,只要查看到此帧的目的MAC地址【MAC地址,或亦称为硬件地址,它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。在OSI模型中,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,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地址。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MAC地址,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IP地址。】凭借MAC地址表向相应的端口转发;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速度快,转发所需时间短,但问题是可能同时把一些错误的、无用的帧也同时转发向目地端。
存储转发式,就是交换机的每个端口被分配到一定的缓冲区(内存空间,一般为64 k),数据在进入交换机后读取完目标MAC地址,凭借MAC地址表了解到转发关系后,数据会一直在此端口的缓冲区内存储,直到数据填满缓冲区后一次性把所有数据转发到目的地。在数据存储在缓冲区期间,交换机会对数据作出简单效验,如果此时发现错误的数据,就不会转发到目地端,而是在这里直接丢弃掉了。当然这种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数据转发质量,但是相对的转发所需时间就会比直通交换要长一点。
碎片转发式也叫改进型直通式交换,利用到直通式的优势就是转发迟延小,同时会检查每个数据帧的长度。理论上,每个以太网帧不可能小于64字节,大于1518字节。如果交换机检查到有小过64字节或大于1518字节的帧,它都会认为这些帧是“残缺帧”或“超长帧”,那么也会在转发前丢掉。这种方式综合了直通式交换和存储转发的优势,很多高速交换机会采用,但是并没有存储转发方式来的普及。
无论是直通转发还是存储转发都是一种二层的转发方式,而且它们的转发策略都是基于 目的MAC(DMAC)的,在这一点上这两种转发方式没有区别。第三种方法主要是第一种“直通转发”的变形。
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,它们何时去处理转发,也就是交换机怎样去处理数据包的接收进程和转发进程的关系。
应用场景
以太网交换机是最常见的一种网络设备,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网络连接,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。它通常具有多个端口,可以连接多个计算机、服务器、网络打印机、摄像头等设备。以太网交换机广泛应用于企业网络、校园网络和家庭网络中。